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

这一篇无关技术,仅仅是在读完林语堂版《苏东坡传》之后的随笔小记。从最近开始,我要求自己尽量做到每读完一本书、一篇有感想的文章、研究过某种技术、亦或某件我认为有趣的事之后,都要写一写感受,以此磨炼一下思想、锻炼一下笔触。

1
2
3
4
5
            江城子

自古相知无憎由,别离恨,不可求。如是如云,只道言曾旧。烟雨几度任回首,长东事,懒回头;

生老死病却陈游,多少苦,又逢秋。今逢自杜,莫道水难流。相逢只教一碗酒,饮长孤,笑短愁。

​ 我所读诗词之中,数苏东坡的诗最多。然读诗时年少,于诗中所寄体悟不多,却年少气盛,好学东坡题词,所以很多苏东坡写过的词牌,我都附庸风雅过。上面这首《江城子》便是我18岁时写下的,从中依然能看出遣词多浮于表面,大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气。

​ 林著《苏东坡传》原书为英文版,我读的版本是张振玉的译本。坦白讲,我是耐着性子读完这本书的,断断续续读了一年之久。感觉应该是翻译的缘故,通篇下来都是流水式的叙述,很大的篇幅都是描述作者眼中的苏东坡。私以为,这种平铺直叙式的文章,很难拉近读者的距离,也并未让作者和主人公的感情交织融合,从而也就很难引起共鸣。

​ 林为文学大家,但我却知之甚少,此处不宜置喙。然李一冰所著《苏东坡新传》出自林书之后,文学界却评论其是意外胜过林书。所以,我在读完林书后,将继续拜读李一冰的《苏东坡新传》。

​ 我少年时读苏诗,都是敬其诗才绝艳。诗中有不少好句子,简单易懂,郎朗上口。但囿于当时阅历尚浅,自然未能完全体会其中深意。然而,总是听人讲苏东坡乃古今文人中性情最为豁达、看世事最为通透的人,又称其在佛道方面也有不少造诣。每次听到这些评论时,我脑海中除了浮现出“竹杖芒鞋轻胜马”的诗句之外,别无其他。我才发现,对苏东坡竟一无所知!因此,我也是抱着解开心中疑问的想法去阅读林书的,很可惜我未能从中得到答案。

1
2
3
4
心似已灰之木,
身如不系之舟。
问汝平生功业,
黄州惠州儋州。

​ 这首《自题金山画像》是苏东坡临终前所作,虽是自嘲,亦是自身写照。以前读书,文人遭谪似是家常便饭,彼时也不做他想。而今读林书方才知道,苏轼的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、徽宗五朝,官至正三品,是仅次于宰相的朝中大员。授翰林学士、端明殿侍读学士,还做过兵部和礼部尚书。他的一生担任过30多个官职,遭过三次贬谪,辗转奔波于凤翔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、黄州、登州、颖州、扬州、定州、惠州、儋州等地,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。

​ 如此起落的人生,如此崎岖坎坷的经历,若不是有非常的旷达之心,怎能经受?若不是看破了得失荣辱,历尽了艰难困苦,又怎么会写出“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”之句呢?

​ 我读林书,唯一所获,便是这句:“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?由是如挂勾之鱼,忽得解脱。”

​ 原文如下:

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,纵步松风亭下。足力疲乏,思欲就亭止息。望亭宇尚在木末,意谓是如何得到?良久,忽曰:“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?”由是如挂勾之鱼,忽得解脱。若人悟此,虽兵阵相接,鼓声如雷霆,进则死敌,退则死法,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。

​ 文章题目标明“记游”,本可记述游历经过和松风亭的由来及四周的景物。但苏东坡非为叙事,而是明理。从“意谓如何得到”,悟出世间“有甚么歇不得处”的道理。这种即时放下,随遇而安,“当恁么时,也不妨熟歇”的旷达态度,正是苏轼从自己丰富的人生磨砺中,触动外物,偶然得之的。一件本来令人沮丧的遭遇,换个角度想,豁然开朗,“由是如挂钩之鱼,忽得解脱”。

​ 这种思考方式,在后来贬谪过程中不断从苏轼笔下表现出来,这既是苏轼对自己生活困境的一种积极反抗——以乐处哀,又是苏轼在具体现实中始终不堕其精神品格、自我提升到一种旷远开阔境地的呈示。

​ 我们读书要讲究向自家身心上用工夫,遂由此联想到自己。我本是一个平庸之人,奈何却不甘平庸,因此平白多了些烦恼。一边面对的是人外有人、天外有天的事实,所见之处都是比自己优秀的人;另一边面对的是从小所受的“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攀登“的教育思想。便时常夹在其中,备受煎熬。直至读东坡此语,我的心亦如那挂钩之鱼,终得解脱!

​ 是啊,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?对于东坡而言,放下顾虑,此间便可好好休息,放下顾虑,此处亦是值得珍惜的人生。对我而言,放下顾虑,此间便可好好做事,可读一本没读过的书,可学一门新的语言,可以陪女儿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,而不必担心还有未完成的博文......

1
2
3
4
亭楼非我驻,
林下亦可留。
去就随我意,
不戚亦不求。

后记:写这篇随笔的时候,香港演员吴孟达因病离世,陪伴我们成长的达叔永远的离开了我们。它曾带给年少的我们欢笑和泪水,是一个在喜剧中留下深情的人...